ballbet


    通用banner
    您当前的位置  : 首 页 > 资讯动态 > 行业新闻

    我国缝制机械面临的挑战

    2016-08-04

    对眼下行业投资驱动难以为继 、市场推动明显弱化的发展现状,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在前不久组织召开的“寻求行业发展的新动力”论坛上指出,创新是国内缝制行业应对挑战的力量,而且这种创新必须来自内部 ,即转型升级。不转型,企业难以生存;不升级,行业无法发展 。

   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提供的相关信息表明,这些年来 ,为应对市场变化,提高竞争力 ,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实现了3次创新发展。第一次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 ,全行业实现了从家用机到工业机的转变,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呈井喷状态;第二次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至本世纪初,全行业实现了从中速机到高速机的产品升级,高速机成为市场主流产品;第三次始于“十一五”中期至最近两年,全行业实现了从机械化到电控化的飞跃,在应用机种和应用水平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
   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,缝制机械行业前3次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,即通过投资驱动和市场拉动这两个引擎来实现。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行业发展弊端 ,包括粗放低效和产能过剩等 ,它们至今仍严重影响和困扰行业健康发展,亟须改变并实现突破。常熟缝制设备

     但是,如何将内生动力当做未来发展的新引擎,需要全行业下功夫。对此 ,有业内专家预测,就产品创新而言 ,缝机行业下一轮发展的定位是以缝制单元为发力点的智能化建设,这已在业内达成共识 。

    一是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 ,通过整合行业资源,优化要素组合,逐步引入行业内部分工相对合理、专业协作比较完善的竞合机制,避免出现良莠不齐和盲目发展 。在此基础上,形成一批产品有特色 、有水平的优势企业 ,并以此主导行业有质量、有效益的健康发展。

    二是重视全产业链建设,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。缝制机械智能化是跨行业 、跨学科的宏大工程,是机、电、声、光和磁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 。其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传统制造业无法涵盖的,需要全行业协调各种社会资源,特别要高度重视配套建设 ,确保各环节同步协调发展。

    三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。因为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,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在前述3个阶段的产品创新,都带有模仿的特征 ,自我提升的空间也相对较大。目前 ,我国缝制机械技术水平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,但可供借鉴的对象有减无增,借此上升的空间已经有限。在这种情况下,重视并切实加强行业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,以便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,是确保行业持久生命力的根基。


    标签

    上一篇:PP封边条的优缺点2016-08-02

    最近浏览:


    XML地图